单从名字,看一介武夫
仔细了解:敬叹!
曹操:
1、曹操钻研兵法,有高深的军事理论,曾熟读孙武、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,自著兵书十余万言(即《孟德新书》)
2、战争观:曹操认识到,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。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,才能拯救社会。不能像春秋时吴国夫差那样只凭武力,不注重政治;也不可似周朝诸侯徐偃王那样,以仁义代替用兵。他强调“兵以义动”,“示天下形势,以顺诛逆”。为赢得战争中的政治主动权,他挟天子以令诸侯;为争取人心,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,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,以使“百姓亲附,甲兵强盛”。谋士郭嘉颂扬他“奉顺以率天下,此义胜”。曹操认为经济的好坏,关系着战争的成败。军队无辎重、粮食、委积,“亡之道也”,因而吸取“秦人以急农兼天下,孝武以屯田定西域”的经验,大兴屯田,达到了足食强兵的目的。
3、曹操抛弃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,认为“礼不可治兵”,强调“吾在军中持法是也”,注重以法治军。
4、谋略思想:曹操认为:“欲攻敌,必先谋。”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,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。他所以能够“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”。
不知是谁写的百度百科,看得出来他也很喜欢曹操!
怎么才能做一些轰动全世界的事情?
亦或改变世界的事情?
现在的人们都太无趣了!
逛了博物馆
两个小时竞未逛完!
我好像走到了古人的世界
在思考他们那时的形象,穿衣风格,生活,社会,社会文化,阶级,及个人思想。
在历史书中,往往不由自主的会轻视!
当一切都立体的展现在眼前!
从脑海中影射到这片地域!
一方诸侯
万亩良田(屯田制)
百万卫兵
唯才是举
建安文学
舞女,侍从,卫兵,佃(dian)户,良田,曹魏兵制!
放在过去,自己仍是如此渺小!能看到这些,不知是幸运,还是安排!
三国
一个时代的落幕!
见识了这么多才人:发现没有一点农民的印象!他们在哪?
上了这个舞台,就会和这个舞台的人作比较!
如果曹操是农民出身那就太完美了!
数分钟后
果然:诸葛亮!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!